政策锚定高端化!“十五五” 规划重塑中国线缆行业:告别 “内卷” 向新而行
2025-10-26 16:24:16
     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,《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明确提出 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” 的战略任务,为万亿规模的中国线缆行业勾勒出清晰的转型蓝图。作为国民经济的 “血管” 与 “神经”,线缆行业正迎来政策驱动下的系统性重塑,从低端 “内卷” 突围至高端竞争、从分散混战走向集群发展、从要素依赖转向创新驱动的变革已箭在弦上。​
    “十五五” 规划的 “固本升级” 部署,为线缆行业破解低端竞争困局提供了关键抓手。当前我国线缆市场规模达 1.2 万亿元,但超 1 万家企业的分散竞争导致中低端市场 “内卷” 严重 —— 普通电缆每公里价格堪比 “粉丝价”,行业前十企业市占率仅 10%,近半数头部企业净利润增长率为负。对此,规划明确推动机械等重点行业提质升级,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,预计未来五年将为传统产业释放 10 万亿元市场空间。在政策引导下,行业整合加速显现:国家电网推行片区化招投标改革,入围企业数量大幅缩减,中标优势形成良性循环,中超控股等龙头企业上半年中标金额已达 13.81 亿元,在手订单近 30 亿元,规模化企业主导的优胜劣汰机制正在成型。​
    “创新育新” 战略则为线缆行业开辟高端突围路径。规划提出加快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,前瞻布局氢能、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,这些领域对特种线缆的需求正催生万亿级市场。长期以来,我国高端线缆 80% 依赖进口,航空航天、机器人等领域特种产品受制于外。如今政策红利持续释放:宝胜股份聚焦航空航天线缆等高端产品,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167%;华菱线缆以 ±0.01mm 精度打造智能矿山专用电缆,近期中标核电、轨道交通领域订单超 5.5 亿元;东强股份投入千万元更新智能设备,2024 年销售额增长 26%。“专精特新” 中小企业更瞄准细分赛道,在耐高温、抗强腐蚀等特种线缆领域形成突破,共同啃下高端市场 “硬骨头”。​
    “强基增效” 与 “陆海统筹” 部署,为线缆行业打开应用场景新空间。规划提出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,“十五五” 时期将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 70 万公里,新增投资超 5 万亿元;同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,海洋经济总量已突破 10 万亿元。这两大领域正成为线缆需求增长的 “双引擎”:地下管网升级带动市政电缆需求激增,亨通光电研发的新型阻燃电缆订单同比增长 40%;深远海风电、跨海工程推动海缆技术升级,永鼎股份 220kV 海底电缆已应用于东南亚跨海项目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规划提出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正推动线缆与 5G、智能传感技术融合,东强股份等企业已开始布局 “线缆 + 组件 + 模块” 的高附加值解决方案,行业从 “单一产品供应” 向 “系统服务提供商” 转型。​
      政策统筹协同为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。国家发改委明确 “十五五” 时期将创新政策工具,打好重大规划与项目 “组合拳”,规范低价恶性竞争等行为。在政策护航下,线缆行业 “绿色 + 智能” 转型提速:东强股份淘汰 550 台套高耗能设备,生产效率显著提升;华菱线缆搭建 5G 联网智能质检系统,绝缘层同心度误差控制在 0.3% 以内。同时,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,为企业跨区域发展扫清障碍,苏州、宜兴等线缆产业集群通过技术共享、物流协同,核心原材料本地配套率已达 90%,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。​
      从 “内卷红海” 到 “创新蓝海”,“十五五” 规划正在重塑线缆行业的发展逻辑。政策引导下的行业整合将推动市占率向龙头集中,新兴产业需求打开高端增长空间,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稳定市场支撑。正如规划所擘画的,线缆行业正从 “规模扩张” 转向 “质量提升”,从 “制造大国” 迈向 “制造强国”。在这场政策与市场的同频共振中,中国线缆不仅将筑牢实体经济根基,更有望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抢占高端话语权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400-008-0080
河南省济源市高新区新明路与科研路交叉口东南角
guoyouxianlan@163.com
400-008-00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