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打造国内首个省域特高压双环网,助力能源新发展
2025-09-12 14:16:49
      8 月 8 日,海阳西开关站土建主体正式开建,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烟威特高压、中核辛安核电送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。此前,1000 千伏高乡扩、昌乐扩,烟威特高压线路(北线、南线)、中核辛安核电送出、曹州扩已分别于 5 月 16 日、6 月 17 日顺利开工建设。这些工程北达渤海之畔,南抵黄海之滨,西接鲁冀特高压环网,东连胶东核电、海上风光基地,将在山东中东部再打造一个特高压环网。工程建成后,山东电网将构建起国内首个省域特高压双环网结构,这一成果对未来有效服务新能源接入、构建高可靠的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非凡。
      国内首条特高压交流工程于 2009 年投运,自此特高压输电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。截至目前,我国已建成 “22 交 21 直” 的全球最大特高压输电网络。特高压交流工程既能实现远距离、大容量、低损耗的电力传输,又可构网成环,与特高压直流协同合作,共同构筑起坚强的骨干网架,保障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。​
      山东,作为人口数量多、经济体量大的省份,拥有全部 41 个工业大类,是当之无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,同时也是碳排放大省,在全国能源低碳转型进程中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。山东特高压建设始于 2014 年,历经 10 余年的规模化建设,已形成 “五交四直一环网” 的国内最大省域交直流混联大电网。这一电网格局有力地守护了齐鲁大地电力供应的稳定,助推了山东能源转型的进程。​
      当前,山东正肩负着 “走在前、挑大梁” 的使命担当,全力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。随着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不断深入,烟威地区将布局建设全省绝大部分核电、半数海上新能源项目。然而,大规模电源的集中接入导致源荷分布愈发不均衡,烟威北部输电通道 “卡脖子” 问题日益凸显。受线路走廊资源紧张、系统短路电流水平等因素的制约,仅依靠加强 500 千伏电网已无法满足烟威地区富余电力外送的需求。​
      在此新形势下,建设 “安全可靠、绿色低碳、生态文明、自主创新” 的特高压工程,构建新的烟威地区清洁能源外送通道,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。一方面,能够有效实现省内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;另一方面,可大幅提升大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,充分发挥特高压在保障电力供应、助力能源消纳、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,为以坚强骨干网架推动省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累宝贵经验。​
      烟威特高压、中核辛安核电送出工程作为首批服务核电送出的特高压项目,时间紧迫、任务繁重、难度颇高。国网山东电力充分汲取胶东半岛海洋文化,以 “六精四化” 为引领,以 “六合” 寓意会同参建各方,体现工程建设立足齐鲁、胸怀全局的理念;以 “海晏” 象征工程安全可靠,表达电力稳定供应与社会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景,深入开展 “六合海晏” 文化赋能实践,全力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、国家级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、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。​
      针对烟威特高压工程参建队伍多、高风险作业多、跨越施工多、近电作业多、海域施工复杂、建设周期短等诸多难题,国网山东电力从夯实管理基础、做好事前防范、抓牢事中事后、加强支撑保障、长效健康发展 “5 个维度”,制定履责保安、预防稳安、科技兴安等 “12 方面” 措施,严格落实 “四个管住” 要求,全面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关联作业票、布设无人机机巢定期巡检、巡查机器人实时监控等新技术,确保工程安全处于可控、能控、在控状态。​
      在工程质量把控上,聚焦 “高质量、高可靠性” 建设目标,制定《特高压工程关键点质量管控管理措施》,全面应用 “三通一标”,差异化提升 “两大两微” 地区设防标准,从源头上把控工程品质。严格把控设备出厂试验关、到货验收关,应用智能扭矩扳手等智能安装工器具、无人机 X 光检测等技术,加强 GIS、高抗等变电主设备安装质量管理,全力实现 “安装一次成优、试验一次通过、送电一次成功”。​
      面对工程体量大、跨越迁改多、民事协调难等挑战,国网山东电力以保障合理工期为核心,统筹好设计出图、手续办理、民事协调等各类计划,坚持向前期工作要工期、向管理要效率,推动工程建设环境友好、进度适当超前,确保设计出图、物资供应、手续办理、民事协调、现场施工、停电跨越 “六个零滞后”,努力实现海阳西开关站土建主体与电气施工 “零交叉” 作业,坚决满足中核辛安核电按期倒送电需求。​
      在技术创新方面,创新线路状态监测辨识技术,实现全线 “可观、可测、可控”,保障核电安全稳定送出。深度应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、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、电力建设五新技术项目,积极稳妥推广应用重载无人机,破解山区运输难题;试点应用组塔机器人,引领行业发展趋势,应用低噪声高压电抗器、山区智能旋挖钻机、X 射线检测机器人等新设备,完善技术标准及验证体系,全力争取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。​
      在环保水保方面,深化环保水保管理 “三个到位”,构建特高压工程环保水保 “三严四防五到位” 风险管理体系,坚持源头严控、过程严管和责任严究,防止重大变动(变更)、环境污染事件、生态破坏事件和行政处罚事件发生,减少保护区生态扰动,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电网。​
      此外,依托特高压工程建设,加强党建与基建深度融合,专门成立工程现场 “临时党委” 负责指挥领导和统筹协调,构建 “科学合理、特色鲜明、成效显著” 的特高压现场党建工作体系。​
山东打造国内首个省域特高压双环网的举措,是其在能源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与积极探索。随着工程的逐步推进与建成,山东有望在能源供应保障、新能源消纳、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,为全国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成功范例。

 
400-008-0080
河南省济源市高新区新明路与科研路交叉口东南角
guoyouxianlan@163.com
400-008-00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