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米级定位!福建高压电缆数字运检体系上线,预警准确率超 99%
2025-09-26 14:24:35
      在东南沿海的电网脉络中,一场由数字技术驱动的运维革命正悄然发生。作为高压电缆在运量全国领先的省份,福建近日全面升级高压电缆管理体系,通过数字孪生、AI 诊断、5G 互联等技术融合应用,实现故障定位精度达 3 米级、隐患预警准确率超 99%,标志着其高压电缆管理正式迈入 “感知全面、诊断精准、运维智能” 的数字新时代。​
      这一变革背后,是福建应对电缆 “老龄化” 与运维难题的精准布局。数据显示,福建投运超 20 年的高压电缆占比已达 42%,传统运维依赖人工巡线与经验判断,不仅故障定位误差常超 150 米,修复耗时动辄数天,每年因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超亿元。为此,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科研机构打造 “三维一体” 数字运检体系,从感知层、分析层到应用层实现全链条升级。​
      在感知层,福建构建了覆盖全省核心电缆通道的 “神经末梢网络”。通过在电缆本体、接头及隧道内部署宽频阻抗传感器、固体逸出气体采集装置等 7 类监测设备,实时捕捉温度、局放、气体组分等 12 项关键数据。福州、厦门等核心城市的电缆隧道中,5G+AR 智能巡检设备已实现常态化应用,运维人员佩戴 AR 眼镜即可实时调取设备历史数据,同步连线远程专家获取指导,现场缺陷识别效率提升 60%。​
      分析层的 AI 大脑则让数据产生决策价值。基于 1000 余个故障点数据训练的智能诊断系统,创新融合宽频阻抗谱与固体逸出气体分析技术,不仅能 100% 检出隐患,还可精准识别热老化、受潮闪络等 7 类缺陷类型,中度老化识别准确率达 99.6%。与传统时域反射法相比,新技术将定位精度从 85% 提升至 99.5%,误差缩小至 3 米以内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在泉州某电缆故障处置中,系统仅用 8 分钟就锁定故障点,较传统方式缩短 90% 耗时。​
      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应用更实现了运维模式的根本性转变。福州供电公司打造的电缆数字孪生平台,对 77 套采集设备接入的电气、环境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呈现,构建 “电网 - 环境 - 人员 - 业务” 四要素孪生体。在指挥中心的数字沙盘上,抢修队伍、车辆、物资的实时位置与状态一目了然,系统可自动计算最优调配方案,使物资抵达现场时间从 100 分钟压缩至 50 分钟,抢修效率翻倍。​
      这套数字体系已在福建多地显现成效。厦门环岛路电缆隧道通过智能监测系统,提前 3 个月预警 3 处绝缘老化隐患,避免了大面积停电;莆田沿海地区利用台风天气数据模型,成功预判 2 次外力破坏风险,抢修响应速度提升 40%。截至目前,福建已完成 1200 公里高压电缆数字化改造,运维成本降低 40%,电缆故障发生率同比下降 62%,供电可靠率提升至 99.992%。​
      在产业协同层面,福建正推动数字技术与电缆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度融合。借鉴 “一码溯源” 理念,电缆从生产到退役的全环节数据均接入省级电网数据中心,与国家电网 EIP 平台实现无缝对接,满足质量追溯数字化要求。同时,该体系已孵化出 20 余项专利技术,相关成果在四川、广东等省份推广应用,为全国高压电缆数字化转型提供 “福建样本”。​
      随着 “双碳” 目标推进,福建新能源并网规模持续扩大,高压电缆作为电能传输核心枢纽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。下一步,福建将深化数字孪生与电网调度系统的融合,计划 2026 年前实现全省 500 千伏及以上电缆通道数字化覆盖,打造 “分钟级响应、零非计划停电” 的智能电缆网络,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筑牢数字根基。
 

 
400-008-0080
河南省济源市高新区新明路与科研路交叉口东南角
guoyouxianlan@163.com
400-008-0080